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4月5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發布的《關于正式公布144項新增和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價格的通知》正式生效。其中,新增項目有一項“音樂療法”的康復項目,引發了業內的關注。
音樂治療是什么?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音樂治療廣泛應用于身心障礙兒童群體、老年人認知障礙以及抑郁癥的治療,但也遠遠不止于此。
音樂治療師為孤獨癥孩子做音樂治療
20世紀40年代,音樂治療在美國創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音樂治療已經成為一門成熟完善的學科,世界各國隨后也陸續建立起音樂治療的科學方法。上世紀70年代后,音樂治療傳入亞洲,我國也開始在各大音樂專業院校開設音樂治療專業。
作為音樂治療專業教師,四川音樂學院音樂系副教授王露潔覺得,“音樂療法”納入醫保,也是向學生、向社會釋放了一個信號,音樂治療專業從“小眾”走向大眾,無論是就業前景、職業發展,還是醫療救治的多樣性,都有推動作用。
走在全國前列
“音樂療法”首次在四川納入醫保
3月23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發布了《關于正式公布144項新增和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價格的通知》。4月5日,該通知正式生效。
本次新增項目包含了“音樂療法”項目(第22頁,序號103條)。這是音樂治療首次出現在四川省醫保項目中。“項目內涵”對“音樂療法”的描述為:“通過評估以及計劃制定與實施,可改善特殊人群(兒童與成人)的肢體、情緒、認知等社會功能,消除不良癥狀,提高自我覺察力。”
根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價格表中,“音樂療法”的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價格分別為,三甲醫院每次收費65元,三乙醫院每次收費60元,二甲醫院每次收費55元,二乙醫院每次收費49元。計價說明為:“治療師一名,耗時30分鐘。”
看到“音樂療法”納入醫保后,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音樂治療專業教師王露潔很高興,也很意外。高興的是,納入醫保后,對音樂治療專業的發展、學生就業有推動作用,還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并選擇音樂治療,獲得專業干預和療愈。意外的是,無論是推動進展,還是定價,四川都走在全國前列。“前幾年,音樂療法納入了北京醫保,但是三甲醫院的定價只有11元。”王露潔說。
什么是音樂治療?
被廣泛應用于醫學、心理治療領域
音樂治療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音樂在傳統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在醫學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臨床治療研究。
各種用于音樂治療的樂器
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音樂能對人體內臟和軀體功能起到調節作用的神經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音樂的節奏、速度、音調、音色不同,可以表現出鎮靜、興奮、鎮痛、調節心率和降低血壓等作用,能減輕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對緊張的生理反應,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壓,減少緊張情緒下體內的皮質醇水平,增強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還有研究表明,在聽音樂時,人的腦垂體會分泌出一種名為“內啡肽”的化學物質,使人感到愉悅。
在美國天普大學教授布魯西亞《音樂治療定義》一書中,對音樂治療的定義是: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干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各種形式的音樂體驗,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動力的治療關系(即音樂治療師、來訪者和音樂之間的關系)來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簡單地說,音樂治療是運用一切音樂活動的各種形式,包括聽、唱、演奏、律動等各種手段對人進行刺激與催眠并有聲音激發身體反應。
其中,音樂、被治療者和經過專門訓練的音樂治療師,缺一不可。
據了解,音樂治療的應用十分廣泛,包含心理治療領域的心理減壓、焦慮癥、抑郁癥;醫療領域的各類生理疾病康復治療、疼痛控制、臨終關懷;特教領域中的各類身心障礙,比如孤獨癥、智力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
不等同于心理治療
核心目標是改善被治療者癥狀
那么,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嗎?
兩者并不能畫等號。王露潔表示,音樂治療是一個交叉性學科,不同的心理學流派對于人類心理健康或疾病都有著非常不同的處理方式。
即使針對同一來訪者,可能也涉及多個治療目標,并不只是心理,音樂治療師往往會依據這些不同的治療目標和內容調整自己的理論依據,找到最適合的干預手段。
為孩子做音樂治療
作為一名音樂治療師,當然需要大量的心理學理論學習和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理解治療的一切。
王露潔介紹,音樂心理治療是音樂治療眾多方向中的一種,例如音樂引導想象(GIM)技術就使用西方古典音樂組合來幫助來訪者進入自我內在的深層體驗,達到治療目的,針對經歷過創傷事件、或有心理疾病等人群。
單從年齡這一“適用范圍”來看,音樂治療是全生命周期的,可以覆蓋從懷孕到臨終關懷。而從治療性目的上來講,音樂治療的核心目標,是讓被治療者的癥狀得到改善。
如何進行音樂治療?
通過音樂聆聽、想象、演奏建立“鏈接”
作為成都市的精神專科醫院,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經在康復科為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音樂治療的活動。
“現在我們會在針對抑郁焦慮、心身障礙患者的心理治療團體中用到音樂治療,每次時間一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左右。”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師馮鈺淑說,她于2011年畢業于長治醫學院音樂治療專業,后到醫院就職,通過了國家衛生專業資格心理治療師考試。目前,她也是醫院所有心理治療師中,唯一一位有音樂治療專業背景的。
音樂可以很好地和孩子建立“鏈接”
音樂如何發揮治療的作用?馮鈺淑說,在團體治療中,會用到音樂聆聽、音樂想象、樂器即興演奏等方式,會請患者自己選擇簡單易操作的樂器,比如鈴鼓、木琴、非洲鼓等,嘗試敲擊演奏。“大部分抑郁焦慮的患者,存在情緒低落、自我不確定的狀態,通過器樂演奏,其實可以幫助他們充分表達,找到自我的感覺,也可以進行情緒宣泄。”
在合奏中,對團體成員節奏的回應和配合,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人際的互動交往。而在個體治療中,音樂可以很好地與患者建立“鏈接”。
例如,一位嚴重抑郁的患者無法用語言完整描述自己的感受、想法,音樂治療師會使用和患者情緒較為同頻的抑郁、低落的音樂去引導他進行想象、放松,沉浸在音樂中的患者情緒會發生變化,音樂能幫助他更好地“表達”,低落悲傷的情緒被充分宣泄后,音樂會逐漸過渡到平靜、輕松或充滿力量,這種與情緒“同頻”的音樂,會讓患者和音樂治療師建立起聯盟,這種伴隨感和認同感,讓患者覺得安全和信任,能夠投入到治療中,最終讓他真正發生變化。
心理治療師的探索:
嘗試將音樂治療納入團體治療
目前,在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音樂治療作為心理團體治療中的一個部分,已經探索了一年左右。“主要是針對在兒少科病房住院治療的患者,以青少年的焦慮抑郁等情感障礙為主。”綜合心身兒少科心理治療師王婧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團體治療中,有時候成員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會受到內在一些的阻礙,特別是一些焦慮、抑郁的青少年,并且有的成員本身有述情方面的障礙,而使用音樂作為媒介,在某些時候可以減少阻抗,促進成員更自在地進行表達。
音樂幫助孩子更好地“表達”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音樂治療’,也跟音樂治療專業的高校請教、學習過。”王婧說,把音樂治療的方法技術與心理治療結合,在團體治療中遇到的阻抗會小一些。
于是,綜合心身兒少科的10余名心理治療師中,具有音樂學習背景的成員,開始嘗試將音樂治療納入團體治療。
“比如說,我們會邀請孩子們分享他們最喜歡的歌,雖然這首歌是別人演唱的,但從歌詞、歌曲旋律表達的含義,“我們可以更深一步地與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做一些聯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與干預。”王婧說,“分享的是歌曲,唱的是自己的心聲。”
例如,有一個20歲的在讀大學生,在團體治療時分享了一首《范進中舉》。原來,這位同學對自己的學習要求很高,但無論怎么努力,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因此不斷受挫,進而影響到人際關系,產生自我憤怒、抑郁的情緒。“音樂是引子,幫我們鏈接到他們更深的內在。”王婧說,音樂表達的方式更自由,也有利于其他成員更好地理解。
“音樂治療和心理治療分屬不同的體系,但也有許多‘重疊’的部分。”從心理學專業畢業、從業8年的王婧看來,以音樂為“媒介”,做心理治療的內容,心理治療師的臨床技能是基礎功底,而音樂方面的技能,可以把治療更靈活地運用到更多的群體中。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將“音樂療法”納入醫保前,無論是在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還是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音樂治療的項目,都屬于心理治療項目,按相應標準收費,其中住院患者可以進行醫保報銷。
釋放人才培養信號
音樂治療師需具備多學科知識
19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高校先后建立專門音樂治療課程,音樂治療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誕生。在中國,1996年,中央音樂學院創建音樂治療研究中心,1999年開始音樂治療碩士研究生教育,2003年開始音樂學專業(音樂治療方向)本科生培養。2005年后,中國音樂治療高等教育迎來快速發展期,四川音樂學院、江西中醫學院(現江西中醫藥大學)、長治醫學院先后開設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16所高校開設音樂治療方向專業。
為孩子做音樂治療
如果說在五六年前還需要不斷向別人解釋音樂治療專業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么最近一年,王露潔能明顯感覺到,主動聯系學院尋求合作的醫院,例如姑息治療科、腫瘤科、婦產科,還有各種特教機構等明顯多了起來,“說明大家逐漸認識到了音樂治療的作用。”
但音樂治療專業,在普通人甚至一部分醫務人員的認知里,仍然常常被歸納到“心理治療”的分支,或者部分醫務人員在了解認識了音樂治療能發揮的作用后,嘗試學習并應用到臨床,卻往往面臨著許多尷尬。
“一方面,音樂治療師如果進入醫療機構工作,需要考取類似心理治療師這樣國家衛生系統認證的職業證書,但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音樂治療師的職業認可。”王露潔說,這就像一個“灰色地帶”,顯得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順”。
另一方面,專科醫生、護士,心理治療師在臨床上應用音樂治療,卻往往并不具備專業的音樂治療知識,大部分只是學習過樂器、樂理;但音樂治療,又并非只需要懂音樂即可。
“良好的音樂技能和素養是基礎條件。”王露潔說,其次,音樂治療師需要學習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等相關專業知識,更需要進行專業音樂治療技術的學習,例如,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疾病即興演奏治療法。“因為沒有‘固定歌單’,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音樂治療師需要在治療過程中,針對每一個特殊情況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
王露潔說,這也是省內一家三甲婦女兒童醫院與四川音樂學院尋求合作長達2年時間,探討合作方案從“引進師資培訓現有科室醫務人員”向“直接引進優秀音樂治療專業人才”的轉變。
王露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四川音樂學院的音樂治療專業從屬“音樂學習”這一純理論型專業下,“而音樂治療專業是實用型的,尤其看重臨床實踐經驗。”例如,音樂治療專業的學生在大二大三學期,就需要進行每周一次的實踐學習,每次不少于2小時,大四的實習則需要至少半年時間在醫療機構進行全程跟班學習。
今年開始,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獲批可獨立招生,在對招生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上,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招生人數也將大幅提升。
TAG標簽:音樂療法
當前文章鏈接:http://m.begrp.cn/media/446.html